反思人员抓捕与控制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9日 新闻来源: 《现代世界警察》 字号: [大 中 ]

编译/孙伟

在全球范围内,警察执法工作都面临执法环境日益复杂、执法任务和执法对象日益扩大、公民对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的要求日益提高的压力,这给警察机构和警察个人都带来了新的严峻考验。日前,美国加州警务专家对抓捕与控制行动的理念和行为方式进行了反思,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多年来,美国警察受到的训练往往是通过击打来制服和控制执法对象。警察学院也多是开设拳击、格斗、防卫术等课程。但在执法实践中,却需要尽可能少采用击打技术来实现对执法对象的抓捕和控制。

众所周知,互联网上关于美国警察执法活动的一些视频和目击者证言受到广泛的热议。视频中,一些警察通过拳打脚踢来迫使执法对象服从;还有一些警察使用疼痛约束技术、擒拿技术,却总是难以控制住执法对象,并造成损伤。社会上对警察过度使用武力的批评、甚至进行刑事追究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现场执法活动中,警察面临的执法对象十分复杂,既有可能是暴力犯罪的嫌疑人,也有可能是一般的交通违法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还可能是妇女和未成年人。面对他们的失控行为、暴力行为,警察在现场正确的处置程序是对其进行人身控制,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并安全地遣送移交。毫无疑问,对有暴力行为的对象,不能有效控制其肢体行为,就谈不上开展其他阶段的处置工作。

理念转变:行动的目的是控制而不是搏击

与几十年前不同,当代社会,公民要求政府更加透明、更加可信。公民正越来越多地呼吁对过度使用武力的警察进行追究。这迫切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思路,采用一套新的思路和训练方法。

目前,很多警察学院仍在教授防卫术。应该说这些防卫术的训练是必要的,但是普遍的问题是训练水平不足,影响了技战术的有效运用。由于学员在训练中常常受伤,引起了领导们的担忧,训练强度被要求一降再降。很多学员在毕业时,对他们掌握的防卫术是否真正有效,对自身的水平高低,常常存在盲目的高估和误判。还有一些学员则抵触这些防卫术的训练,完全不相信这些技术可以在实战中发挥作用。防卫技术作为一种动力定型,必须经常练习,才能维持原有的水平。一线警察中多数人懒得练习,单位也极少组织训练,在使用防卫术时,不免常有不愉快的经历。警察有时教条地使用防卫术,结果不但完全没有奏效,甚至自己还挨了打,这让他们再也不愿意使用这些技术。

从另一方面讲,防卫术在抓捕和控制中的运用效果也是有限的。因为防卫术,顾名思义,侧重于自我防卫,而不是团队合作;侧重于控制对象的上肢,如胳膊、手腕等,无法实现完全控制。在警察学院的培训中,很少开展团队防卫技战术训练,实战化的情景教学就更少了。多名警察参与抓捕行动时,如果缺乏团队战术意识,只顾个人防卫,效果可能会很糟糕。如果可以采用有效的抓捕和控制技战术,一个人行动的效果可能都比多人混战要强。

面对暴力抵抗的情况,警察常常本能地用拳头击打对象。而实际上,大多数警察的拳击技术十分有限。当他们一两拳解决不了问题,或使用其他疼痛约束技术没能奏效时,当事警察就会感觉十分受挫,甚至感到恐惧。这时,他们往往更是手忙脚乱地乱打一气。这是非常危险的,有可能导致警察自身或是当地社区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如果警察被指控殴打执法对象,特别是警察反复击打的动作被录像上传到网络上之后,警察可能面临很不利的局面。

因此,我们要反思。警察击打对象或使用防卫术,其根本目的是使对象放弃暴力、保持平静。我们要围绕这一根本目的来思考和训练。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地开展抓捕和控制技战术的训练。抓捕不只是防卫,不能仅仅训练格斗技术。我们要清楚,使用武力不是目的,目的是抓获对象。另一方面,要注重团队协作,注重团队抓捕和控制技战术的演练。

形势倒逼:执法对象多元化要求我们作出改变

在一些情况下,警察击打对象、使用疼痛约束技术,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反抗。因为对象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遇到大的刺激,可能瞬间会从合作状态转变为不合作。人在高度紧张时,精神和身体都会有应激反应,有时会感觉不到疼痛,行为会极端化。对象可能孤注一掷地攻击警察或者不惜一切代价地逃跑。有统计显示,吸毒、酗酒人员和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在对抗抓捕时,90%以上根本感觉不到疼痛。毒品的麻醉和致幻作用以及精神疾病不仅会使他们疼痛感消失,而且还让他们变得力大如牛。

很多教官都这样教授:如果对象在2.5米至5米时,使用电击武器(如泰瑟枪);如果对象距离很近,可以突然给他来个锁颈技术。这些武力措施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执法行动都允许使用电击武器或者锁颈技术。

面对精神混乱、行为失控的一般违法对象,执法人员该如何办呢?首先,要判定是否属于医学紧急事件,做好医学处置准备;俘获和控制对象后,要考虑是否采取药物措施使其安静下来。在处置中,讲究一个“快”字,这既是对警察和周边公民的安全负责,也是对违法人员自身的安全负责。俘获控制后,迅速采取必要的医学干预或急救措施。在当前毒品滥用比较普遍的情况下,如果警察在抓捕行动中,继续采取传统的疼痛控制技术,就可能面临控制不住且造成对象或警察受伤的情况。

统计显示,采用俘获和控制技战术的警局,其人员受伤的情况比较少。反思很多不涉枪、不涉锐器的抓捕行动,当很多警察参与时,由于高度紧张和不确定的环境,同事之间常常会互相掣肘,很多技术和技巧并不能发挥出来,不利于俘获和控制人员。我们建议,尽量少搞人海战术,而应该让主责警察独立指挥。日常应加强两至三名抓捕的训练,在训练中要聚焦于通过控制对象的腿和臀部来俘获和控制对象。

实践反馈:改变并不困难

分析那些接受过新的抓捕和控制技战术训练的警察的抓捕行动视频,我们发现,这些新方法是有效的。例如,使用非常简单的交叉锁腿技术和骑压姿势,两名警官可以很快制服一名有暴力行为的对象。这使用了最少的武力就控制了局面。这样的技术很简单,只需要短时间的训练即可掌握。

同样,这种快速安全的抓捕和控制技战术有利于减少受伤。使用手铐和交叉锁腿技术,有利于快速控制对象。这样减少了警察的武力使用,也有利于减少涉警诉讼和不必要的投诉。

当然,改变原有的搏击理念为控制理念,这仅仅是训练的一部分。各种武力升级措施的训练也要跟进。

因情施策:恰当地选择武力升级措施

警察武力升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示警、言语命令、徒手控制、化学制剂控制(催泪瓦斯等)、使用电击武器、使用警械击打、开枪射击等。除了需要加强抓捕和控制技战术的训练外,警察还需要学习掌握选择和评估各种武力措施,需要透彻地理解这些技术和装备的作用和目的,掌握它们在实战中的运用效果。

美国加州警务专家分析了一个中等规模的警察局五年半的数据,并统计了各种武力措施在实际执法活动中的有效性(见下表)。

了解这些统计数字和各种武力措施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官选择要教授的内容,特别是这些措施在实战中的使用条件和使用效果。比如,当遇到疼痛约束技术失效时,警察要能够立即想到运用其他的肢体控制技术和相应装备。因为疼痛约束技术涉及使用动能,比如使用警棍击打,这就容易造成损伤。而实践中,由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警察往往重复地击打,这样就会被围观者认为是过度使用武力。当正确使用其他一些失能工具和技巧时,比使用如电击武器或锁颈技术,可以造成肢体功能的暂时丧失,如神经肌肉失能、丧失意识,但很快也能恢复,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泰瑟电击枪造成的损伤主要就是电极探针刺入皮肤所造成的暂时损伤。我们还分析100起使用锁颈技术的案例,最严重的后果是局部的瘀青。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忽视人的心理因素。心理研究显示,当人面对暴力情景时,会经历应激反应。在应激反应中,人脑将失去一些能力,如失去逻辑思维的能力,变得不理智,变得只是应急。当这种情况出现在警察身上时,警察可能难以从一种武力措施转换为另一种措施。这将延误处置,或者增加受伤的风险。要加强实战化的训练使得警察能迅速冷静思考并果断调整措施,有效快速抓捕。当这种情况出现在执法对象身上时,要尽可能促其冷静,能口头命令使其配合的,就少用武力措施来刺激;能使用小的武力措施解决的,就避免鲁莽使用升级的措施。

顺应时代:理念和方法都要作出改变

在美国,很多人过去对于执法机构和执法活动的态度是积极支持的。现在,这种态度已经转向了反面。人们要求更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即使这意味着要将一些警察起诉、送进监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除了引进了泰瑟电击枪和胡椒喷雾外,警察的抓捕控制技战术训练在过去50年里几乎没怎么改变。当前,人们对警察的态度和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培训警察使用武力抓捕和控制对象的方法也必须改变。这些变革必须聚焦于减少对象的损伤和实现快速地俘获和控制。

教官和警察都必须接受现代的理念,抓捕和控制对象,要减少那些无效的疼痛约束手段。传统的武力手段,例如拳击,必须被行之有效的抓捕和控制技战术所取代。但是,最首要的是,要在脑子里,转变理念,要把打击转变为俘获和控制。■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